昨天上資訊架構的課,老師請宋主任來演講
講的是有關於...我忘了
有講圖書館與讀者的gap、講學術傳播模式、講圖書館的氛圍營造...
受益良多
我只能說很少有上課上到我很感興趣的時刻
昨天的演講讓我對圖書館未來又燃起了希望
為何大家不上圖書館? 林老師說的很好:嚴肅
圖書館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嚴肅
不能講話、不能吃東西,進到圖書館一整個不自在
至少不向百貨公司或是誠品信義店自在
圖書館可以是很吵的、可以吃東西,圖書館應該可以讓妳有自己的空間,甚至躺著看書用電腦
經過昨天的課給我的啟發,有三點是我覺得圖書館可以革新的方向:
1.圖書館結合人氣場所
如同商店要開在有人潮的地點,圖書館不應該是蓋在很安靜很少人的地方
經過圖書館的人多,進圖書館的人也可能增加
圖書館在百貨公司旁邊,或是在捷運站旁邊,當人們經過這些地方時,可能順便就到圖書館利用
所以我認為蓋在有人潮的地方使用率會高一點
2.不可取代性
館藏、建築或是館內氛圍都好,不可取代性會提升讀者進圖書館的意願
就像昨天與老師聊天談到的,圖書館很遠不想去,那101為何這麼遠還是一堆人去
如果自己家附近有跟101一樣的百貨公司,那應該不會有人跑那麼遠到市政府去
原因在於不可取代性
如果圖書館是無法被其他設備或網路所取代的,那麼讀者進圖書館的意願會很高
今天如果有一間專門收藏電腦方面書籍雜誌等資料的圖書館,當我有相關需求時,第一個會想到去那邊找
如同,要去買衣服就會想到西門町或五分埔
要買3C產品就去光華商場
也許網路是個不錯的取代管道
但如果該圖書館的館藏相當豐富,網路的便利性不一定能夠取代該圖書館豐富且專業的服務
此外,圖書館做報告若可以像到星巴克或是麥當勞唸書一樣的環境,
有討論空間,又可以喝東西,進圖書館學習的意願就會升高
3.行銷
網頁是一種行銷方式
昨天課堂上老師展示許多國外公共圖書館的網頁
做的甚至比一些網路遊戲網站還更生動
我想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
總之昨天的課真的給我很特別的經驗
- Apr 20 Fri 2007 10:57
圖書館氛圍營造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